議程
All times in GMT+8
THE MOMENT : 全球鉅變,如何面對多重風險
2020年6月23日 (二) |15:00 - 16:15
社會運作及企業營運,同樣面臨許多長期性風險,也須面對如疫情的瞬間風險。疫情與氣候變遷尤其相似,亦互相影響。國家、企業及個人,應如何正視風險,培養「反脆弱」能力,共同邁向更永續、更韌性的未來?
*此場活動將以英文進行,並提供中文線上口譯。
主持人
循環台灣基金會 陳惠琳 執行長
講者
Marc de Wit - 從疫情反思氣候及線性經濟風險
賴樹鑫 - 供應鏈優化與韌性:從成本優勢轉到降低風險
Freek van Eijk - 後疫情時代:邁向永續未來的的循環路徑
Leanne Kemp - 預測、遠見、獲利:了解經濟復甦的第三線軸
黃育徵 - 循環台灣2040 - 為了下一代
MOVE FORWARD:善用危機,加速升級轉型
2020年7月1日 (三) |15:00 - 16:15
在全球供應鏈重新布局之際,身為亞太循環經濟先行者角色的台灣,企業該如何加速升級轉型?政府又應提出何種綠色振興策略引導產業?化危機為轉機,這是一堂企業及政府都必修的課。
*此場活動將以中文進行。
主持人
董敏筑 | 循環台灣基金會 倡議總監
講者
楊青山 - 提升台灣農食自給率,打造百億產值
許佳鳴 - 好渣變好咖, 啟動台灣鞋履產業「升級循環」
趙家緯 - 不能錯過的綠色振興好時機!打造台灣低碳韌實力
程淑芬 - 責任投資,金融界展示永續影響力
溫麗琪 - 如何以經濟誘因和法規,讓台灣「循環起來」
CO-CREATE:循環合作,攜手邁向未來
2020年7月8日 (三) |15:00 - 16:30
一鍵加入行事曆
第三場線上共創工作坊,將和參加者直接對話,透過互動討論讓參加者更深入瞭解前兩場內容,並且貢獻更多想法,堆疊出個人、企業、政府往前邁進的可行方案。
進行方式將從5大議題:能源、食、衣、住、行,探討邁向循環經濟的願景和契機。聚焦從財務、採購/投資、研發創新、法規、就業、溝通和資訊透明等項目激盪可能做法。
參加者需事先熟悉線上工具使用方式:視訊會議工具 Zoom,搭配線上白板工具 Miro。並從5大議題選擇其中一個題目進行分組討論,工作坊前需閱讀該分組提供之相關資料,以期在共創工作坊能有豐富的討論。
流程:
15:00 - 15:15 | 第一、二場線上論壇重點回顧
15:15 - 16:20 | 分組討論
16:20 - 16:30 | 成果分享與結語
講者
活動夥伴
主辦單位

指導單位


協辦單位














